.jpg)
NBA选秀的诱惑与挑战
每年6月,NBA选秀大会都是篮球界最受关注的盛事之一。对于年轻球员来说,成为状元秀意味着高额合同、顶级曝光度和职业生涯的飞跃。然而,并非所有潜在状元都选择参选,有些人因学业、伤病、家庭因素或对未来发展的考量,最终放弃选秀资格。
那些放弃选秀的状元热门
1. 詹姆斯·怀斯曼(James Wiseman)——短暂的NCAA生涯
2019年,詹姆斯·怀斯曼被视为2020年NBA选秀的状元热门。然而,他在NCAA仅打了3场比赛后,因违规招募问题被禁赛12场。最终,他选择退出孟菲斯大学,备战选秀,但严格来说,他并未“放弃选秀”,而是提前离开大学篮球体系。
2. 埃莫尼·贝茨(Emoni Bates)——从状元热门到二轮秀
埃莫尼·贝茨曾是全美瞩目的天才高中生,甚至被比作“下一个杜兰特”。然而,他在2021年选择跳级进入大学,而非直接参加NBA选秀(当时联盟规定球员必须年满19岁或完成一年大学比赛)。后来,他的表现未达预期,最终在2023年选秀中以次轮第49顺位被骑士选中。
3. 谢里夫·奥尼尔(Shareef O’Neal)——伤病与职业抉择
作为“大鲨鱼”奥尼尔的儿子,谢里夫·奥尼尔曾备受关注。他在UCLA期间遭遇心脏问题,手术后选择转学,最终未参加NBA选秀,而是前往发展联盟和海外联赛寻找机会。
4. 米切尔·罗宾逊(Mitchell Robinson)——跳过大学,直接备战NBA
米切尔·罗宾逊原本是2018年选秀的热门中锋,但他选择退出西肯塔基大学的NCAA比赛,自行训练一年后直接参选,最终被尼克斯在次轮选中。严格来说,他并未“放弃选秀”,但跳过了传统的大学生涯。
5. 特伦斯·弗格森(Terrance Ferguson)——放弃NCAA,征战海外
2016年,特伦斯·弗格森原本承诺加入阿拉巴马大学,但最终选择前往澳大利亚联赛打球,一年后参加2017年NBA选秀,并在首轮第21顺位被雷霆选中。
为何这些球员选择放弃选秀?
1. NCAA规则限制:NBA曾规定球员必须年满19岁或完成一年大学比赛,导致部分球员选择海外联赛或发展联盟。
2. 伤病与状态问题:部分球员因健康问题或表现下滑,选择推迟选秀以提升自身价值。
3. 个人发展考量:有些球员认为大学篮球或海外联赛更适合短期成长,而非直接进入NBA竞争。
4. 商业与家庭因素:部分球员因赞助合同或家庭建议,选择不同的职业路径。
结语:选秀并非唯一出路
虽然NBA选秀是大多数球员的梦想,但历史上仍有少数天赋异禀的球员因各种原因选择放弃或推迟参选。他们的故事提醒我们,职业篮球的道路并非只有一条,而球员的个人选择往往比外界的期待更重要。
未来,随着NBA选秀规则的调整(如允许高中生直接参选的讨论重启),我们或许会看到更多年轻球员做出不同的职业抉择。